营业执照经营范围的变更涉及到一系列的法律程序和行政审批流程。以下是根据最新的法律知识和操作流程整理的经营范围变更的审批步骤:
1. 决议和修改章程
首先,需要召开股东会会议,形成变更经营范围的股东会决议。然后,根据决议修改公司章程上的经营范围。
2. 准备申请材料
准备并提交一系列的申请材料,包括但不限于:
法定签署的《登记申请书》(公司加盖公章)
关于变更经营范围的决议、决定
修改公司章程提交由代表三分之二以上的股东签署;提交由会议主持人及出席会议的签字股东大会会议记录或者会议决议;提交股东签署的书面决定
提交国务院、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本级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批准文件。
3. 提交申请
申请人持相关材料向市政务服务中心工商局窗口提出申请,经受理审查员初审通过,开具《受理通知书》或者《申请材料接收单》。如果不符合受理条件,会在当场或者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应当补正的全部材料。
4. 审核过程
对申请人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作出是否准予登记的决定并出具《登记决定通知书》。如果需要对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进行核实,会出具《企业登记材料需要核实事项告知书》,在10个工作日内作出核准或者驳回申请的决定。
5. 领取新营业执照
在1个工作日后(申请材料的实质内容需核实的除外),申请人可以凭《登记决定通知书》到发照窗口换发《营业执照》。
6. 变更其他相关证件
完成营业执照的变更后,还需要变更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以及银行信息等相关证件。
注意事项
新增项目如果是公司主营项目的话,应将之填在经营范围的第一项。
部分行业对有最低限额规定,需注意查看新增行业是否需要增资。
提交的申请书与其它申请材料应当使用A4型纸。
以上各项未注明提交的,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复印件的,应当注明与原件一致并由公司签署,或者由其指定的代表或委托的加盖公章或签字。
以上就是营业执照经营范围变更的基本审批流程。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流程可能会因地区和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在办理之前最好咨询当地工商部门获取最准确的信息。